2017年,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將掀起高潮。守信者將獲得更多實惠,失信者將更加寸步難行。
國家將加快建立公務員、企業(yè)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責任人、律師、教師、房地產中介、導游等14類重點職業(yè)人員信用記錄。同時,在全國范圍建立和完善信用紅黑名單制度。
這14類職業(yè)人員要建信用記錄
1月18日,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2017年個人信用體系建設要掀起高潮, 要以信用記錄為基礎,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反映個人誠信情況,信用記錄要準和全。
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底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首個個人誠信體系建設文件。明確要建立重點領域個人誠信記錄,并明確了14類職業(yè)人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個人信用記錄形成機制。
這14類職業(yè)人員包括:
公務員、企業(yè)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責任人、律師、教師、醫(yī)師、執(zhí)業(yè)藥師、評估師、稅務師、注冊消防工程師、會計審計人員、房地產中介從業(yè)人員、認證人員、金融從業(yè)人員、導游等。
在專家看來,這些重點領域與企業(yè)生產和百姓生活關系密切,一旦失信就會對社會造成較大影響,而且這些重點人群有一定示范效應,以此為突破口可以更好推進個人誠信體系建設。
今年要重點建立紅黑名單制度
“目前,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大格局正在形成?!边B維良透露,2017年,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要擴展到各個領域,總量預計超過50個,實現全覆蓋。
連維良提出,今年還要重點抓信用紅黑名單的建設和應用。“要在全國范圍建立紅黑名單制度,紅名單是守信典型,黑名單是失信典型。沒有紅黑名單制度,沒有規(guī)范的認定辦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也就失去了基礎和標準?!?/span>
國務院去年印發(fā)的《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規(guī)范信用紅黑名單制度。不斷完善誠信典型“紅名單”制度和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guī)規(guī)范各領域紅黑名單產生和發(fā)布行為,建立健全退出機制。
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人將遭遇聯合懲戒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法院累計公布失信被執(zhí)行人644.52萬例,民航部門限制購買機票576.62萬人次,鐵路部門限制購買列車軟臥、高鐵和其他動車組一等座以上車票207.23萬人次。工商部門限制擔任各類企業(yè)法定代表人、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7.1萬余人次。
《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依法依規(guī)對個人嚴重失信行為采取聯合懲戒措施。將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網絡欺詐、交通違法、不依法誠信納稅等嚴重失信個人列為重點監(jiān)管對象,依法依規(guī)采取行政性約束和懲戒措施。
在對失信企事業(yè)單位進行聯合懲戒的同時,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對相關責任人員采取相應的聯合懲戒措施,將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到人。鼓勵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個人征信機構采集的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嚴重失信記錄,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為實施信用懲戒措施的參考。
推進個人誠信體系建設,要強調“四重”,要特別重視實名制、信息安全、信用修復、信息服務,核心精神就是保護個人的權益。
此外,作為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配套文件之一,《關于進一步健全相關領域實名登記制度的總體方案》正在履行發(fā)文程序,不久即將公布。
福建的情況是這樣
2015年,福建省出臺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五年規(guī)劃。
社會比較關注的誠信缺失問題,主要集中在政務、商務、社會和司法四大領域。
2015年,媒體這樣報道:
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福建省將全面推行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在行政許可、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勞動就業(yè)、干部選拔任用等方面,率先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產品;支持統計部門依法統計、真實統計;全面開展公務員信用記錄工作。
商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福建省將主攻13個信用問題突出的行業(yè)領域:生產、流通、金融、稅務、價格、工程建設、政府采購、招標投標、交通運輸、電子商務、統計、中介服務、會展和廣告領域。
社會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福建省將以醫(yī)藥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勞動用工,教育、科研,文化、體育、旅游,知識產權,環(huán)境保護和能源節(jié)約,互聯網應用及服務等8個信用問題突出的行業(yè)領域為重點,提高社會領域從業(yè)機構和人員職業(yè)道德與社會公德水平。
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兑?guī)劃》提出,加強法院公信、檢察公信、公共安全領域公信、司法行政系統公信和司法執(zhí)法和從業(yè)人員信用建設,完善司法公信的基礎制度,不斷增強司法工作的公信力、權威性。
福建2016年下發(fā)了《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公務員局關于報送公務員誠信紅黑名單的通知》(閩人社文〔2016〕327號)。龍巖、三明等地都開始實施。2016年11月,龍巖市委組織部與市人社局,根據省里關于報送公務員誠信紅黑名單的通知,對全市公務員誠信紅黑名單進行征集并審核,并向社會公布了首批公務員誠信紅黑名單。
三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開信息稱,紅名單一般是從2013年6月25日以來堅守誠信、職業(yè)道德表現突出的各類先進典型公務員中推薦,也可從同時期獲得省部級及以上表彰并享受省部級及以上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待遇、誠信表現突出的公務員中推薦;2016年6月25日以來因失信受到紀律處分的,在公務員遴選、錄用考試中舞弊的(此項不限公務員)和因其他失信行為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公務員則列入黑名單。公務員誠信紅黑名單將作為今后評先、評優(yōu)、晉職晉級、遴選、考錄(聘任)的重要參考,也將報送到公共信用平臺。